谈根雕艺术

根雕是即古老又年轻的一门艺种,它重在发现,贵在天成,化腐朽为神奇的造型艺术,利用树桩、树瘤、树根的自然形状作原料,因材施艺,可谓“七分天然,三分雕刻”,以形立意达到天人合一之艺术特征的美。

树根在传统民间生活中为烧饭取暖之用,树根被用做雕刻和艺术的加工,应该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根雕艺术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却没有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可以说它是从泥土中走出来的民间艺术,它不仅展示出了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更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出来的艺术品,体现了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我国南方的江浙地区、广西、福建、湖北、四川等这些雕刻大省,政府在一定成度上都给予了包括人才、资金、土地的扶持,根雕文创产业都搞的红红火火,创利、创税、创汇,解决劳动力方面也都有效的支持了地方政府,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形象都得到了提升,社会知名度也都提高了,浙江省开化县是中国根雕艺术之都,根雕艺术成了开化县在国际、国内的金名片。

根雕艺术的从业者,是个特殊的群体,虽然具有高超精湛的工艺技巧,但大多是口口相传.师徒传带.父子传承延续至今。

我们置身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在不断提升艺术品价值的同时,要注重探索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主要应在文化和旅游等领域寻找出路,“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歌,就是一张很好的名片,在太行山脉上生长着许多耐旱的植物主要有:

灌木类:酸枣、荆条、胡枝子,野蔷薇,黄刺玟,六道木,铁黑榴,麻梨疙瘩等。乔木类:老山檀,山桃木,桃木,梨木,杏木,枣木,洋槐,黑枣,刺槐,黄连木,侧柏(崖柏)等。这些植物的树根在死亡成化后都是根雕的最佳选材。怎么能让根雕大师创作的作品发挥更大的优势,创造更大的财富,必须要与文旅项目挂钩,打造新型的以根博园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出售艺术文化,不再出售根雕作品,即有钱挣,又能保留下大师心仪的作品,这样才能长久有效地把非遗根雕文化传承下去。

山西做为一个能源大省,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做了很大的贡献,也因此我们丢失了很多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手工艺技术。做为一个根雕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建议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给予非遗根雕艺术更多的关注与支持,让太行山上废弃的树根变废为宝,解决更多人员的就业难、创收难的实际问题,让非遗根雕成为晋东大地一株绚丽的“奇葩”艺术,引导人们认识根雕艺术,赏欣根雕艺术,爱上根雕艺术,通过根雕艺术这个载体感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体验工匠精神,回归自然、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通过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根雕作品:《大海就是我的家》

根雕作品:《大海就是我的家》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海燕叫着,喊着,飞翔着,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作者用浪漫主义的色彩,把一个崖柏的根料无限的放大,通过写实的手法,巧妙的利用了根材上劈叉的老茬头,九分天然一分雕工,雕刻了一个在大海浪花上飞翔.嬉戏.欢歌的海燕。

啊,大海就是我的家!

作品来源:杨喜林,阳泉市根雕培训创作基地

4,118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