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文玩收藏崖柏,主要指悬崖峭壁上自然死亡且陈化的侧柏,非保护植物“崖柏”。文玩崖柏属于侧柏,但并不是所有侧柏属于文玩崖柏!

崖柏匠心“周扬”:中国木雕博物馆国家级木雕艺术家

匠人访谈 大伟 2196浏览 0评论

我和周扬相识在宜昌。在夷陵楼的崖柏展厅中,我在几件作品前不由的停下了脚步,虽然眼前是传统民间题材的作品,但却是气韵生动,非常传神,也就是在那个展厅中,我记住这个名字“周扬”。

周扬出生在浙江绍兴嵊州,父亲是位美术教师,在嵊州统的木雕工艺氛围中,周扬从小就耳濡目染。1990年,18岁的周扬从嵊州工艺美术学校木雕班毕业,前往东阳一家中日合资的企业从事佛像设计制作,尽管收入不菲,但重复枯燥,无法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年后,周扬决定辞职,1993年底,周扬有幸投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门下,在高公博大师工作室学习2年,清楚知道了做工匠与搞艺术的区别。2011年,周扬又专程到中央美院拜楼家本教授为师,学习创作新的艺术理念,2014年专门赴中央美院高级研修班学习楼老师的绘画和雕塑。

崖柏匠心“周扬”:中国木雕博物馆国家级木雕艺术研究员

出师后3年左右的时间里,周扬与同时学习根雕的爱人楼泉在杭州白天搞创作晚上吴山路摆夜市销售。虽然收入不多但可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对奇木的感觉好创意的见解,极大地丰富自己的内心空间。就此周扬开始了边创作边做生意的雕刻之路,他创作了一大批根雕作品,举办了多次根雕展览,作品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屡获金银大奖。2004年,他被团中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全国乡村青年工艺大师”称号。

邹锋:我知道您的父亲是从事美术教育的,他对您从事这个行业有那些影响?

周扬:是的,影响很大。父亲是从事美术教育的,我从小学开始,父亲画画的时候我当助手,那个时候我对颜色、形状就比较敏感,当时还谈不上什么喜欢不喜欢,但是,对美术爱好就是从那个时候在心里扎根的。后来开始从事创作时,当初的那些经历,会更容易促使我去发现留意一些特别的事物。”

邹锋:我看见你的介绍中曾经一度辞职,打工学艺的那段生活艰难吗?

周扬:辞职之后面临了很多挑战,我曾经在临海帮一家公司做雕像,他们那里雕的都是几米高的大佛像,从来没有雕刻过,加上初来乍到,干的都是最累的活,收入也低得可怜。但是,由于对新的技法充满了好奇和挑战,虽然感到艰难,也没想过退缩。我一直记得师父高公博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学手艺是很苦的,需要有恒心,不懈坚持才会出成绩”。

那个时候白天揽一些加工活挣生活费,晚上就静下来自己再钻研、揣摩,直到深夜。一直到今天我认为那段经历对我个人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邹锋:刚才您提到高公博先生,他在那些方面的教育对您影响最大?

周扬:师父高公博对我影响非常大,他是一位极具力量和创新的艺术大家,在雕刻中他用简单粗犷的刀法,却抒写出强烈的思想意愿,当时我在学习过程中,师父会教授基础技法,并培养我们的创作习惯,非常朴实简单。他强调只有扎实的基础,才会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邹锋:浙江嵊州根雕有什么样的特点?

周扬:浙江嵊州根雕是眼下根雕模式的重要发源地,这与嵊州的历史传承有紧密的关系。诗圣王羲之和中国式佛像创始人“雕圣”戴逵在此定居终老,把“魏晋风骨”演绎到了极致,并开启了“唐诗之路”的源头,从而吸引了唐代四百多位诗人前来寻访先贤遗踪,为嵊州文化的繁荣打下基础。

经典的木雕遍布各地老台门,现在偶然还能看到从乡下老房子收来明清时期的人物根雕,八十年代开始嵊州根雕开始真正的繁荣,到现在嵊州风已经流行到全国各地。

邹锋:您怎么样看待“崖柏”材料,“崖柏”作品创作题材有那些?

周扬:我记得学艺两年后,有一段到全国四处寻访雕刻木材的经历,结果在甘肃,我发现了秦岭“崖柏”,并被它极富动感的造型所打动,“崖柏”在我眼里是木中之王,一块不大的枯死的崖柏,往往已经是上百年、上千年的时光沉淀,从生长到残缺到死亡,最后剩得铁骨铮铮。它不仅拥有型美、体香、纹逸、质纯等独特个性,而且柏身凝聚精油、有薄荷花香味,混合松香味,沁人心脾。

我从十六年前开始创作“崖柏”作品,也开启了会飞的济公;弥勒,飞天等,对“崖柏”雕刻源于我对大自然的敬仰和对生活的热爱,经常会有人问为什么我们创作的都是传统的题材,会觉得缺少新意,而我恰恰认为我们对传统题材的人文刻画太过于表面,把蕴含的寓意和精神给疏忽了,多了手艺传承少了精神传承。

邹锋:“崖柏”的形态沧桑遒劲,当初用崖柏”来创作弥勒佛是怎么想的?

周扬:实际上用“崖柏”创作弥勒佛最初是个大胆想法。

这样的构思主要是想把弥勒佛的憨厚敦实的形象与崖柏的飘逸沧桑的感觉大胆结合起来,并且互为衬托。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以“崖柏”雕刻弥勒佛,浑然天成,深受百姓喜爱,如今已经成为最流行的雕刻风格。

邹锋:总是创作“弥勒”有没有受到过非议,你内心真是的意图是什么?

周扬:几年前,我偶然听闻人家说弥勒佛有什么好雕的?到处可见,不足为奇,但事实上,我认为几乎没有人把弥勒佛的文化精神完整地传递出来。因此,我决定要坚持创作弥勒佛系列,要把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符号放大出来。

创作至今,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希望通过百态弥勒,传递出一种和谐精神文化,表达出现代人应该有的一种生活态度,守好职责在为人处事上责任于肩德于心,这样整个社会才会皆大欢喜。

我始终坚信,像那种祈求平安幸福,慈爱包容,正义乐道等情怀是我们民族的繁荣和希望,这些生活元素的表达变成一种追求和责任,这不是迷信,这是科学。雕琢出美好愿望,创意出更好的民族传统题材精品是我们努力方向,随形雕还要随民意

邹锋:您对当下“崖柏”的发展有什么样的个人看法?

周扬:接触崖柏雕刻也有十多年了,在这两年崖柏有点疯狂,什么东西都会膨胀,我们能做的只是不去胡乱推波助澜一把,希望能创作出更精美的作品去引导那些乱砍乱挖粗制滥造的行为,因为崖柏也终有一天将会再次沉淀下来,等崖柏回归平静之时,才是这些崖上精灵们真正发出耀眼光辉的时刻。

我希望在疯狂之中,人们能够知道保护,毕竟,崖柏生长不易,大自然能够长的如此美丽是天地的造化,是人类的福份,而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能够适当取之最大化利用才是大道。那些白皮的活料,千万不能去砍挖,要让生命沿续,我们要学会等待,期待更美的一面出现,这是崖柏文化的希望,多一些拯救少一些毁灭。

我认为,我们要在“崖柏”的枯柏残片的雕刻创意上和做精做深上下功夫,来引导大家在意识上形成共识,做精作品增加作品的附加值应成为我们大家最大的目标,这样才能让“崖柏”再次尽情绽放。

邹锋:最后我想请您跟朋友们谈谈行业未来的发展,作为从艺者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有没有什么可以和大家共勉的?

周扬:现在木雕的整体繁荣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但是,未来可能随着资源的匮乏和人才短缺等原因,也许今后大环境会走下坡路。也就是说,今后粗制滥造的产品会消失的很快,而精雕细琢又创意好的作品会越来越受捧。

尤其是创作传世之作的作者也将成为传世艺术家。

所以我认为当下从艺者切不可被当下浮夸之风蒙蔽住眼睛,所谓“大师”、“精品”、“极品”极品等等可不能乱叫的。

我们自己要多方面去提高丰富自己的创作基础,要走出属于自己风格之路。

崖柏匠心“周扬”:中国木雕博物馆国家级木雕艺术研究员

周扬简历:

中国木雕博物馆国家级木雕艺术研究员,全国乡村青年民间工艺大师,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杭州弥和园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深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和中央美院教授楼家本老师的悉心教诲,用根雕艺术阐述对大自然的敬仰和对古代人文艺术的追求。

2004年,由团中央、中国文联举办的全国乡村青年工艺制作大赛中荣获唯一根雕金奖,并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乡村青年民间工艺大师”称号。2013年,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在杭州大清谷周扬弥和园艺术馆设立根雕艺术基地。

2004年《不老人生》获“金博士杯”全国乡村青年民间工艺品制作大赛金奖;

2004年《塞上春风》获第四届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金奖;

2005年《天问》获首届浙江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最高奖“天工奖”;

2011年,《回头是岸》获首届“天工开物—浙江工艺美术大展”“天工开物”金奖,并被浙江美术馆收藏;
2012年,在台湾鲸门拾遗艺术馆举办周扬雕刻个人艺术展;

2013年,《醉西湖》在浙江文化厅举办的“非遗薪传”根雕艺术精品展获金奖。杭州台《走遍杭州》记录播放中国美院美国学生学根雕;

2014年由国际木文化学会举办“家园”木雕现场创作国际邀请赛中会获“特别创意奖”;

2014年中国木雕博物馆聘请为国家级木雕艺术研究员;浙江省文化厅“忆江南.非遗进台湾”周扬代表非遗根雕进入台湾文化交流;作品《自在人间》被中国木雕博物馆收藏;“禅意人生——周扬弥勒雕刻展”分別在星云大师的苏州嘉应会馆,宜兴大觉寺美术馆和西湖花港观鱼举办;

2015 年,《敦煌印象》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2015年,六道弥勒百态获得第五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15年3月15日,世界木文化日。代表中国赴土耳其同100多位国外雕刻艺术家现场创作交流;

2016年3月18日代表中国雕刻团队与一百多位国外雕刻艺术家赴尼泊尔加德满都现场创作交流;

2016年4月,作品赴香港 参加“美丽浙江·欣赏香港”浙江工艺美术大展;

2016年《东坡问茶》第六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来源:中国崖柏网,☎/微信:15589944920

本文链接:https://www.yabaibaba.com/5717.html,标签: ,

发表我的留言或者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