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文玩收藏崖柏,主要指悬崖峭壁上自然死亡且陈化的侧柏,非保护植物“崖柏”。文玩崖柏属于侧柏,但并不是所有侧柏属于文玩崖柏!

崖柏根艺文化

制作工艺 大伟 751浏览 0评论

也许就在昨天,崖柏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许多根艺界人士也知之甚少,但短短十几年,崖柏不仅在植物界,而且在根艺界、木雕界无人不晓,甚至已堂而皇之地已跻身于中国名木之列,更为木艺文化发达的南方粉丝所追逐,它被人们一股脑儿冠以“神木”、“寿木”“中国根雕之王”的各种美誉。在浙江东阳中国木雕城,在各种名木雕件中,你已能到处找见它的身影,如果你去那里挑选最珍贵的根雕作品不外乎两种,一个是南方的阴沉木(即乌木),一个就是北方的崖柏。崖柏究竟是怎样从不为人所知到被人认识,且逐步引起全国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的?

崖柏根艺文化

一、 崖柏根艺从被认识到引起根艺界的广泛关注

如果说崖柏作为珍稀植物被再发现首次引起轰动的是植物界,那么第二次掀起了的收藏之风的是根艺界,2007年,在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陈奕洪的崖柏根雕作品首次亮相,他的大型崖柏盆景作品具有5000年树龄的《中华之根》更是全场观众和各地媒体关注的亮点。

无独有偶,2011年9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一个被3米高的崖柏根雕《飞龙在天》再度成为展会热议的焦点,虽说这两起展出多少有点炒作的味道,但其咂舌的价格并不是空穴来风,从另一角度足见其珍贵,崖柏根雕被冠以根雕之王已是无可争议的。作为一种艺术,崖柏为何后来居上被业内人士冠为根雕之王呢?首先,崖柏无论从生长条件的苛刻还是做工的费力两方面说都其他根雕无法比拟的。崖柏主要分布于甘肃秦岭,山东沂蒙山,山西太行山海拔1000米左右的悬崖峭壁的石缝中。因它受严格的生长条件限制,不仅分布点 少,生长缓慢,而且难于采集,做工费事,故极其珍贵。故崖柏在展会上一亮相,便从远在深山人未识一夜之间成为收藏界争相追逐的新宠,随后在全国各地的根艺展后崖柏次次走红。当然、根艺界不会仅仅因为崖柏稀缺才热衷追逐,它一出场就引起藏家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崖柏本身就具备甚至胜过任何珍稀木材都无法比拟的独特品质,它形奇似黄花梨(因崖柏生长在万丈悬崖的石缝中,且历尽风砺雨打造就其奇特扭曲之外形),质坚胜阴沉木(因其在石缝中生长艰难,质地细腻致密、密度重能沉水),香浓斗沉香木(因其含有能作药物的杀菌抗衰的黄酮沁香)。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崖柏根艺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崭露头角,到越炒越热。今天,凡各地根艺市场、艺术展、拍卖会几乎都有崖柏根艺的身影,其收藏者被业内人士尊称为“崖柏派”,特别北京、河北、甘肃、山东、浙江、广东崖柏发展势头特别迅猛。甚至已许多收藏家捷足先登搜集了许多珍贵崖柏作为镇馆之宝建起专题展馆,如海南省海口市的香世界庄园,广东省阳江市的国之瑰宝工艺馆,广东省东莞市的生命奇迹——崖柏馆等。崖柏根艺真正引起业内人士(植物界、根艺界)关注短短十几年,崖柏鹤立于北国悬崖之上,却成名于南方,且名盖南方千年传统名木,“发迹”之快,令人惊叹,更使一向不温不火的根艺界瞠目结舌。

二、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 崖柏文化

事实上,柏文化作为中华源远流长传统文明的一部分,无论民间和文人自古敬之。古圣人孔子尚柏,种于宅,曰: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在圣人笔下,自然界中能称得上“君子”的恐怕就是松柏和美玉了。黎民百姓更是对柏木也情有独钟,因“柏”于“避”同音,故柏木辟邪流传千年,“柏”又与“百”谐音,寓意百事如意、百寿延年,更增添其神秘色彩,皇帝将相可伴柏棺入殓,无钱平民百姓也可取一柏枝,或撒一把锯末才与其入土为安。为什么崖柏能为古代墨客和当代文人一致推崇,因它不仅比紫檀木、金丝楠木等传统名木珍贵稀奇,更主要是崖柏包涵着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傲然不屈的崖柏精神。要想欣赏崖柏,首先要读懂崖柏精神,要想领会崖柏精神,必须了解崖柏的生长环境。

人们常把生长在荒漠中的胡杨木形容为: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事实上,用这句话来形容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崖柏顽强的生命力是最恰当不过了。其生长历程完全可以用十二个字概括:宁曲不死,宁死不倒,宁倒不腐。所谓宁曲不死,正因为崖柏生长在万丈悬崖的石缝中,营养不济,沾一雨点就能扎根,扎根后本来脆弱的生命还要迎挡暴风骤雨的千百次反扑。在与大自然的拼命搏斗中,不仅磨练了其顽强的生命力,更造就其弯曲多变之外形和细腻坚硬之质地(年轮细比发丝,木质重能沉水)。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逐渐造就其顽强的生命力,能长手指粗虽已历百年风雨但还不能称得上沧桑英雄,能长手腕粗才有资格推为久经千年沙场的须眉老将,而能称得上五千岁寿星且见证了开天辟地的中华文明始祖也屡见不鲜。常言道:致人死地而后生,可见崖柏也是残酷大自然的你死我活决斗才创造出“千年松,万年柏”的生命神话。所谓宁死不倒,因崖柏从把握命运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极其恶劣的外部环境,石上无土无水便从甘露中汲水。它在没有任何营养供给的条件下,完全靠根系分泌出的粘液化解石头来获得维系自身所需要的养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扁平坚实而又深扎发达的根系。故纵然风打雷劈、干旱枯死也巍然不倒,纵然枯死还仍与大自然殊死搏斗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搏斗中不断修饰其外形,风号雨浸逐步剥蚀其松软的外皮,而后把坚硬的骨质磨砺成其明晰美丽的纹路(故有风骨之韵),内部油脂逐步外沁浸染又造就其金黄典雅之内色。所谓宁倒不腐,从古至今,人们把万年柏誉为“寿木”,也并夸张吹嘘,过去王侯贵族死后往往把柏棺作为地下颐养千年的安身之窝。事实上,人不能千年不腐,但柏棺却真能千年不腐,这倒有科学依据的,其原因崖柏木质里含有能防虫杀菌的油脂,故崖柏被作木具,不仅不腐不裂,而且能散发出能延年益寿的清香。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可以对花枝招展、姹紫嫣红的温室花卉视而不见,但惟独对并不妖艳的梅竹松情有独钟,正因为它们融入了不屈不挠、刚正不阿的文人气质,而崖柏也常为古代雅士和当代文人吟诗赞美,不正是他们从顽强的生命历程中汲取了与世俗和命运抗争的力量吗?故想倾听一棵崖柏的故事,还得从五千年的人类开天辟地的远古文明开始,想触摸崖柏的灵魂,还得和它一起伫立的万丈悬崖在接受狂风骤雨历练,真正欣赏崖柏根艺,首先要对崖柏精神心领神会,崖柏由于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艰难求生,千百年来,历尽大自然风雨洗礼,汲天地之精气,积万年之香气,取万木之气韵,比荒古之万寿,可谓做人之楷模。

三、崖柏的药用价值

在常人世界里,如果说,古人以柏辟邪是出于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寄托的话,对于小康盛世被普通市民认可,很大程度上源于崖柏的药用价值。事实上,崖柏早在《史记》中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就被誉为“百木之王”。从现代科学角度发现,崖柏不仅在生前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生命奇迹,而且在枯后能以极高的药用价值继续创造人类健康的生命奇迹。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柏性后调而耐久,坚凝之质,乃多寿之木,可以服食。无毒,除风湿,安五脏,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聪目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兴阳道,益寿,去百邪鬼魅,润肝、养心气,润肾燥,安魂定魄,益智宁神,泽头发。”

现代科学证实:崖柏高度集中了对人体健康有显著作用的罗汉柏烯、黄酮等(被日本科学家誉为“长寿素”)含量高达72%,这种天然物质不仅能清热解毒,杀菌、杀病毒,而且具有松弛精神,镇定稳定情绪的作用。故人们用柏盆泡脚以此舒筋活血,用柏粉熏香以此润肝养气,用柏屑枕头以此安神催眠,用油柏品茶以此清热解毒,润肤养颜,最难能可贵的是崖柏不仅赏出生命,品出生命,更能闻出生命。在中国各地崖柏为主的根雕木雕馆有多以养生馆命名,就是人们身在其中,游则艺能养心,坐则味能养身。在室里置一崖柏根雕,既高雅大气,其香气又能杀菌消毒、净化空气,调理精气,延年益寿。故把崖柏誉为“寿木”当之无愧,它不仅能“己寿”而且能“寿人”,它不仅能“品寿”而且能“闻寿”。四、崖柏根艺的欣赏。崖柏本身生长不易,而且在悬崖峭壁中取材艰难,其加工全靠手工制作,要经过选材、立意、干燥、去皮、裁剪、雕琢、打磨、抛光、上蜡、配座、命名等十几道工序。崖柏制作从创作手法上有大致有仿古自然法和精雕细琢法,

根雕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巧借天然、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欣赏根艺作品就是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在人和自然互融中细细咀嚼才能深得其韵。故我们不仅要再其中领略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更要品味创作者慧眼识金的发现艺术和巧借自然的雕饰技巧,好的作品就是一部妙趣横生、天人合一的杰作。根艺作品以自然天成为最高境界,也就是说,根雕造型尽量不加工、少加工能充分展示自然之美为最佳。但绝大多数根材杂乱无章,这就要求创作者在毫无章法的根材中以表现自然之美为基础,以人的审美要求为标准,发现美、表现美、修饰美、达到以人美化的自然,从人的审美规律和生活阅历中提炼出符合审美主体的优秀作品。从创作题材上大致可分为抽象风格和写实风格。形象作品欣赏,像人物、动物、器皿等,创作形象不能先入为主、按图索骥,而要触根生情、因材施刀,以表现根艺作品自然最美处入手整体构思,形似点到为止,神似最为重要,不求惟妙惟肖,能充分表现作品个性特征、内在精神为宗旨。抽象作品欣赏,自然根材像猫像狗的毕竟少数,故大多数根艺以抽象为主,但抽象并不是无规律可寻,人在原材面前无所作为,不敢动手。抽象作品更多给人以想象空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即便再抽象,作品最起码要符合美的形式,符合人的审美习惯,使根艺总体上给人以审美愉悦和精神力量。崖柏根雕具有其他树种根雕作品无法比拟的气韵。崖柏质坚细腻,造型奇异,色泽金黄、纹路清晰、其味清香,最独特之处就是崖柏在与风雨寒霜的抗争中造就其龙盘凤舞之造型。其扭块为干,曲条为枝,扁片为根,且一根多色,阴阳反衬相得益彰,色深质坚者为年久老筋,色浅松软者为年浅龄短。偶有黄白相间者别有风味,深黄为久枯之躯,白边为给养之脉,如能相得益彰更为妙哉。可见要真正欣赏崖柏根艺,首先要欣赏自然,因为它的第一个创作者是大自然千雕万琢的杰作,故要从弯曲多变的造型中领会不屈不挠的崖柏精神,在似与非似中寻找妙趣,体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其次,要细细品味艺人巧借天然的雕刻技艺。

来源:中国崖柏网,☎/微信:15589944920

本文链接:https://www.yabaibaba.com/794.html,标签:

发表我的留言或者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